动因和表象的一些碎片
江宁康教授《现代西方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和启示》讲座上一些交流与启示
江宁康教授提出了很有启示的一点,我们(中国学界)长期以来将西方视为一个整体的他者,实际上忽略了西方内部的复杂性。现代西方民族身份的认同并非是以“西方”为单位构建的,与之相反,是依靠于西方这一整体进行区分而构建的。(这一点江老师没有明确提出)
在提问环节,问文化logo(如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)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动因还是符号。江老师倾向于是符号。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:一个事物形成的动因可能是复杂的,同时这些动因也可能都是表征。
联想到的:形成民族身份认同的可能包含一些种族歧视的极端观点,甚至说这些观点在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(然后在形成之后被掩盖了)。比如杰克伦敦,其作品中有妖魔化中国人的情节——这些书在中国都像不存在一样,在美国也是——这种对他者的排斥,在自我的建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?
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